赤坎豆腐角:一道百年煙火里的美味和文化遺產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5|發布時間:2025-09-14
赤坎豆腐角:一道百年煙火里的美味
在開平赤坎古鎮的石板路旁,總有一口滋滋作響的平底鍋,金黃的豆腐角在熱油中翻滾,升騰的香氣裹挾著百年光陰,這便是被列入開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赤坎豆腐角——一道從民國時期就扎根在僑鄉煙火里的美味。 制作這道非遺小吃,講究的是“土法匠心”。清晨磨好的黃豆漿凝結成嫩豆腐,需得是本地水土滋養的黃豆,才能生出那股清甜。師傅們將豆腐切成規整的小方塊,指尖翻飛間,每塊豆腐都被抹上一層細膩的肉醬——那是去骨的鯪魚肉與鮮瘦肉細細剁成,再拌入蔥花、姜絲和生粉調味,比例全憑經驗拿捏,多一分則膩,少一分則淡。 鐵鍋燒熱,倒入本地菜籽油,油溫升至恰好時,碼好的豆腐角下鍋,瞬間響起“滋啦”的歡唱。師傅手持長筷,不時翻轉,讓每一面都煎得金黃酥透。待到外皮微微鼓起,呈現出誘人的焦糖色,便要及時起鍋,控油后的豆腐角還帶著余溫,表皮泛著油光,像一件件小巧的琥珀。 咬下一口,先是酥脆的外皮在齒間碎裂,發出清脆的聲響,緊接著,內里嫩滑的豆腐裹挾著滾燙的肉醬在口中化開。鯪魚的鮮、瘦肉的香、豆腐的嫩,混著蔥姜的辛香,在舌尖層層綻放,最后化作一股暖意滑入喉嚨,只留下滿口鮮香。 如今,赤坎古鎮的老街上,仍有老師傅守著這口鐵鍋,日復一日地煎著豆腐角。往來的食客中,有背著行囊的旅人,也有踩著單車的街坊,他們捧著紙碗,站在鍋邊趁熱品嘗的模樣,與民國時期老照片里的場景幾乎重合。這枚小小的豆腐角,早已不是簡單的吃食,它是赤坎人記憶里的家常味,是僑鄉文化里的活態遺產,更是那口跨越百年、從未消散的煙火氣。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