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宜春掃墓記:與表哥共進家鄉美食及探訪一鳴公司感想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3|發布時間:2025-05-08
冬至日那天,我第一次前往宜春為母親掃墓。前往父親的墓地時,幸虧有表哥的幫助砍竹開路,否則根本無法到達目的地。下午在宜春與魯坤父子共進了一頓聚餐。他們準備了當地特色的菜肴,其中包括一份糯米飯和花蛤等美食。盡管那里的食物口味與南昌有些不同,但我仍然享受其中。特別是辣椒炒肉的切法別具一格,雖然紅燒雞沒有煮得很爛,但表哥承諾會將其打包回家繼續加工。遺憾的是,海帶苗燉湯含有過多肥肉,我未能品嘗到。這次聚會僅限于吃飯,總共花費了188元。
當天下午,我還參觀了一鳴公司,這是一樁我一直想完成的心愿。這家公司的銷售樣品和價格與吖嘀吖嘀幾乎相同,讓人不禁對表哥的創業精神感到欽佩。盡管他身體殘疾,但他仍然每天忙碌于拖車收破爛,并且跑到遠處去售賣以獲得更高的利潤。例如,4毛錢收購的物品可以賣到7毛五分,這顯示了他的經營智慧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如今他已經接近六十歲了,卻依然戴著假肢四處奔波,真是令人敬佩。
每周除了周日外,他的老伴都會去兒子家幫忙照顧孫子。周末則回家種菜,并且他們還買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住宅加上25平方米的車庫,總共花費了60多萬(現在市場價已經下降)。表哥住在車庫里,而那套房原本可以以每月1500元的價格出租出去,但由于難以找到租客,目前還未實現。另外,在金瑞街上的店面一年租金為4000元,并且也被成功地租賃了出去。

表嫂每個月可以獲得超過一千元的養老金,這筆收入已經持續發放近十年的時間。除了這些之外,她還經常幫助魯坤一家提供伙食補貼。然而,由于經濟形勢的變化,今年魯坤的工資大幅減少,每月僅有4000多元,但他依然愿意為養車和兩個孩子的開銷承擔壓力。
聽說表哥曾因身體殘疾而申請低保救助,但由于賬上資金充足未能如愿獲得補助,從而失去了每月900元的補貼。相比之下,二老表至今未結婚且沒有孩子,在60歲以后想要在外找工作也面臨不少挑戰,因此他大多數時間都無所事事,一年只能賺取1-2萬元左右。
令人欣慰的是,盡管情況艱難,一家人依然懂得感恩。例如,魯姣在東莞賣掉了自己的房子,售價為190多萬,首付僅為20多萬元,從中獲利至少一百萬以上,并且她只給父母五萬元作為養老基金和為父親購買了五年的養老保險。這樣的行為體現了他們對家庭的深厚感情。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