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縣境內有三座文峰塔你知道嗎?它們分別在……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5|發布時間:2025-09-27
在陜西省的宜川縣,有三座引人注目的文峰塔,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位于縣城內的那座。據清代乾隆時期的縣志記載,這座文峰塔最初是由明代舉人劉子誠所建,它還有其他別名,如文昌塔、文筆塔和文風塔。這種類型的塔與佛教的佛塔不同,它深深植根于中國傳統的風水理念中。文峰塔通常有三個主要作用:祈愿或象征當地人才輩出,提升科舉考試的成績;用以彌補地區內風水布局的不足;或者作為地標,方便人們辨識。
陜北的老話曾說:“文出兩川,武出三邊”,這表明包括宜川在內的“兩川”地區孕育了不少文化名人,劉子誠這位明代舉人就是其中之一。盡管他在中舉后并未從政,但對宜川的文化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過,據民國時期的縣志記載,在1910年的地震中,文峰塔不幸坍塌。
2011年進行修復工作時,人們發現了一塊名為《創建文筆峰塔記》的碑銘,為我們揭示了文峰塔建造的歷史背景。在碑文中,這座山被稱作文筆峰,而文峰塔也因此得名。實際上,文筆峰這個名字更貼切,因為該山峰形似筆尖,"峰"字更能準確描繪其特點。然而,我們習慣于省略“筆”字,仍親切地稱它為文峰塔。

《創建文筆峰塔記》的碑刻立于明萬歷十九年(1591),現存石碑高約86厘米,寬140厘米,厚10厘米。碑身邊緣飾有水波和卷草圖案,采用楷書陰刻,共有約50行,每行29字。這塊碑文由舉人劉子誠撰寫,貢生劉子諴題寫。

這座山因為有了文峰塔而被稱為文筆峰,但這只是后來的命名。在稱為文筆峰之前,這座山已經存在了許多年。文峰塔不僅僅代表文化人才的涌現和風水的改善,它更深深地扎根于宜川人的集體記憶中,讓遠在他鄉的人們心生思念,也讓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生活富足安康!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