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珠江端午龍舟賽激情開戰!400年歷史傳承與650場水上盛宴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8|發布時間:2025-07-30
《廣東省今日開啟端午龍舟盛宴!古老“競技”續寫輝煌,650余場盛會激蕩珠江水域》
鼓聲破曉,槳影舞動,一項傳承四百年之久的傳統體育賽事在廣東大地上演得如火如荼。端午節前夕,廣東年輕人紛紛以請假回家參與龍舟比賽為由的請假條刷屏網絡,因為他們深知這場賽事關乎家鄉榮譽。
1. 激情澎湃:龍舟競技,廣東人心中的“水上競技場”

隨著鼓聲響起,珠江水域上演的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劃船比賽,而是成百上千艘龍舟競相爭流的壯觀景象。6月1日,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在中大北門廣場至廣州大橋段鳴鑼開戰,彩繪龍舟、游龍戲水、傳統龍舟表演等精彩節目輪番上陣,使得珠江成為一片旗幟搖曳的沸騰海洋。
在佛山疊滘,一場被網友譽為“銀河系唯一水上F1”的比賽吸引了眾多目光。25米長的龍舟在L型、C型、S型彎道中進行極限操控,船員們的吼聲如同雷鳴,而龍舟轉彎時幾乎緊貼水面,激起的浪花仿佛展開了一雙白色翅膀,讓岸邊觀眾驚嘆不已。
廣東人深信,龍舟比賽的勝利將帶來一整年的好運。這份信念驅使龍舟手們拼盡全力,甚至讓龍舟在水面上留下殘影。

2. 文化傳承:從“出水”到“探訪”,四百年不變的傳統儀式

龍舟文化的底蘊蘊藏在每個細節之中。在荔灣泮塘村,一場莊重的“出水”儀式在五月五日(農歷四月初八)舉行,村民們共同將一條沉睡于河底的古老龍舟抬出水面。這條龍舟已經歷了400年的風雨,成為廣州現存最古老的龍舟之一。
為何要將龍舟藏于水下?嶺南濕潤的氣候使得水下成為了最佳的“保鮮庫”,能夠有效隔絕蟲蟻侵蝕,讓坤甸木龍舟歷經歲月仍保持堅固。
龍舟季同時也是情感交流的時刻。琶洲村的龍舟“探訪”日程安排滿滿:5月27日訪問苔涌、新村;28日前往小洲、土華;29日與車陂、棠下等進行聯誼……一艘艘龍舟穿梭于珠江水網,串聯起廣佛之間的深厚情感。
3. 全民盛宴:從味覺到觸覺,全感官端午體驗

龍舟飯不再僅限于村民的專屬,而是轉變成為了一張文旅金名片。廣州獵德的“千圍龍舟宴”提供人均138.8元的十道意頭菜肴,搭配人字拖、游園券等文創周邊產品。

游客也不再僅僅是觀眾,他們可以參與到海珠濕地的親子龍舟賽中,或是前往番禺大嶺村體驗新購置的3艘標準龍舟。周末期間推出的龍舟文化創意市集同樣吸引眼球,手工匠人現場展示廣府美食制作技藝,剪紙、刺繡等非遺項目體驗區前人潮涌動,古老傳統煥發出新的魅力。
4. 文旅盛事:650余場活動打造“激情”端午假期
根據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的數據顯示,今年端午期間的文旅活動超過650場,創下了歷史新高。
荔枝滿枝,甜香四溢。茂名的白糖罌荔枝正值旺季,皮薄肉厚,純甜無酸,讓人回味無窮。此外,肇慶的裹蒸粽、潮汕的鴛鴦粽(咸甜雙餡)和湛江的鴨乸粽(簕古葉編織鴨形)等傳統美食也構成了地道的端午味道。
除了賽事之外,自然風光同樣不容錯過:

- 珠江夜游航線融入了龍舟元素,讓游客在燈火映照下的江面上享受夜晚的寧靜
- 陽江海陵島十里銀灘欣賞“落日熔金”的美景,探訪宋代沉船“南海號”
- 潮州的廣濟橋畔品鑒鳳凰單叢茶,遙想韓愈當年治理潮州的歷史典故
觀賽指南:
- 最佳觀賞位置:選擇廣州國際龍舟賽的起點(中大北門廣場)觀看起航的壯觀場面,或是在廣州大橋附近捕捉沖刺瞬間
- 防暑必備:攜帶遮陽傘、防曬霜和小板凳,因為在烈日下長時間站立觀賽并不輕松
- 拍攝技巧:啟用連拍模式捕捉槳手的肌肉線條,使用低角度拍攝可以展現水面倒影和龍舟的對稱美學
在獵德涌邊的一位老人手拿荔枝,笑著說:“聽過再多的演唱會,也不及這鼓聲讓人熱血沸騰!”此刻的廣東,鼓聲如同心跳,龍舟就是血脈,江河上奔騰的不僅是競渡之舟,更是嶺南人穿越千年的精神。#廣東省端午龍舟盛典#(歡迎分享你的龍舟現場照片!)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