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音律詳解:七聲音階與調式意義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8|發布時間:2025-09-14
在中國古代音樂中,七聲音階被分為宮、商、角、變徵、徵、羽和變宮七個不同的調式。其中,商音對應現代首調唱名中的re音,位于五音的第二級,象征著金屬元素和臣子的地位,以其為主音的調式如《樂府雜錄》中的"入聲商七調"就是例證。
角音是五音的第三級,通常與mi音相對應,被視作木元素的象征,代表著人民。它在古代音樂中也有自己的調式,如"上聲角七調"。徵音對應sol音,位于五音的第四級,象征著火和事務。以徵音為主音的調式同樣存在,體現了古人的音樂哲學。
羽音作為五音的第五級,與la音相對應,象征著水元素和萬物。它的存在為古代音樂增添了豐富性,如"平聲羽七調"就是以羽音為基礎的調式之一。在古代的音樂理論中,變徵和變宮是非常特別的存在。變徵是角音和徵音之間的過渡音,而變宮則位于羽音和宮音之間,這兩個特殊的音階為音樂帶來了更多的情感表達可能,如《史記荊軻傳》中描述的"變徵之聲"能引發人們的悲壯情感。宋朝時期,人們甚至將變徵稱為閏或閏徵,變宮則有時被稱為"閏宮",這反映了古人對音樂細致入微的理解和分類。在十二律體系中,變宮被理解為宮音下方的一個等音。這些古老的音樂理論不僅豐富了中國的音樂文化,也為后世的音樂創作提供了深厚的基礎。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