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酒韻與時光回響,登臨滄州南川樓暢游大運河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4|發布時間:2025-09-26
登臨滄州南川樓:運河邊的千年酒韻與時光回響
站在滄州大運河畔,南川樓如一位守望千年的老者,青磚灰瓦間盡是歲月的褶皺。這座始建于明代的樓閣,曾是運河邊最熱鬧的酒肆聚集地,如今復建后重現“酒旗招展,帆影穿梭”的盛景,既保留著“南川曉霧”的古滄州八景神韻,又融入現代游覽體驗,成了觸摸運河文化的絕佳去處——在這里,每一塊磚都浸著酒香,每一縷風都帶著船歌。
怎么去南川樓?交通指南
? 自駕黨:導航“滄州南川樓停車場”,從滄州市區出發沿解放西路向東,至運河邊拐入堤頂路,全程約15分鐘,停車場就在樓旁,1.5元/小時,停好車步行2分鐘即達。
? 公共交通黨:
公交:乘1路、13路至“運河小區站”下車,沿運河堤岸向南步行8分鐘,沿途能看運河波光與古碼頭遺址;
騎行/步行:從滄州園博園北門出發,沿運河綠道向北騎行10分鐘,一路柳絲拂面,堪比“運河慢生活”體驗卡。
門票&玩法
? 門票:免費開放!登樓參觀無需預約,僅頂樓“運河酒文化體驗館”需現場掃碼登記(免費),想喝杯“南川樓特釀”則需自費(30元/杯,本地白酒調制)。
? 特色體驗:
古樓尋蹤:免費!從一層的“南川樓變遷展”看老照片與復建歷程,到二層的“運河酒肆復原區”,八仙桌、酒壇、仿明代酒保蠟像,仿佛能聽見“客官里面請”的吆喝;
酒文化探秘:在頂樓體驗館看古法釀酒工具,試聞不同年份滄州白酒的香氣,還能親手拓印“酒旗”(免費體驗,作品可帶走);
運河觀鳥:樓旁的觀鳥臺是隱藏彩蛋,清晨常有白鷺、野鴨從河面掠過,拿手機就能拍出“鳥掠清波”的詩意畫面。
必打卡亮點:南川樓的N種打開方式

登樓望河:三樓觀景臺是最佳位置,憑欄北望,大運河如一條碧帶蜿蜒東去,遠處的解放橋車流如織,近處的古碼頭遺址(復建)泊著木船,新老滄州同框,像幅“時空疊影畫”;
酒肆雅集:二樓復原的“醉仙樓”場景里,擺著明代酒器復刻品,墻上題著“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古詩句,穿漢服拍照超出片(景區可租漢服,50元/小時);
碑刻長廊:樓后長廊陳列著歷代文人題詠南川樓的石碑,其中清代紀曉嵐的“南川沽酒記”碑刻最有意思,字里行間都是對滄州酒的念念不忘;
碼頭尋蹤:樓前的“南川古碼頭”遺址(部分復原),青石板路上的繩痕清晰可見,立著的“漕運酒船”雕塑,再現了當年“裝酒的船來,運糧的船往”的繁忙。
舌尖上的南川樓:酒韻與煙火氣
樓旁的“南川酒坊”不能錯過,除了能買到滄州特產“鐵獅酒”,還能嘗到酒文化主題小吃:
? 酒糟饅頭:帶著淡淡酒香,松軟可口,3元/個;
? 運河雜魚鍋:用當年酒肆秘方烹制,配著玉米餅子吃,鮮得掉眉毛,58元/鍋;
? 最妙的是“酒漬冬棗”,本地冬棗泡在低度酒里,甜中帶醇,15元/盒,適合當伴手禮。
最佳游覽時間:晨昏皆有韻味
? 清晨6:30-8:00:趕上“南川曉霧”奇觀,運河水汽蒸騰,樓閣在霧中若隱若現,宛如水墨畫,此時拍照幾乎沒人搶鏡;
? 傍晚17:30-19:00:夕陽把樓影拉得很長,灑在運河水面上,金波粼粼,漁民劃著小船收網,畫面自帶“漁舟唱晚”的BGM;
? 夜游更驚艷:樓體亮著暖黃色燈光,檐角的風鈴在夜風中輕響,運河對岸的燈光與樓影在水中交織,偶爾有游船駛過,碎了滿河星光。
避坑Tips
? 復建的南川樓雖保留古韻,但內部樓梯較陡,老人小孩上下需攙扶;
? 酒坊小吃分量足,兩人點一份雜魚鍋足夠,別貪多浪費;
? 清晨霧大時地面濕滑,穿防滑鞋很重要;

? 節假日登樓可能排隊,建議9:00前或16:00后前往,人少清靜好拍照。
從明代的酒旗招展到如今的游人如織,南川樓始終站在運河邊,見證著滄州的變遷。在這里,你可以憑欄看運河水悠悠流淌,也可以在酒坊里嘗一口千年未變的醇香,更能在碑刻中讀懂文人與樓、與河的牽絆。或許正如清代那首《南川樓晚眺》寫的:“帆影搖殘千樹月,酒旗招盡一河風”——這座樓的魅力,從來都不止于風景,更在于它把運河的故事、酒的性情、滄州人的豪邁,都釀成了讓人回味的時光。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