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有很多特色小吃,以下是一些經典的介紹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8|發布時間:2025-07-31
1. 無錫小籠:也被稱為小籠饅頭,其歷史可追溯至百年之前。采用優質面粉精心制作,外皮薄如蟬翼,內含豐富的湯汁,夾起來不破皮,翻轉時不漏底,一口咬下滿口鮮香,既鮮美又不會感到油膩。尤其是在秋冬季節,加入蟹黃油的蟹粉小籠更是美味可口。
2. 無錫醬排骨:起源于清光緒年間,以其鮮艷的醬紅色澤、酥爛的肉質、濃郁的骨香和豐富的汁液而聞名。選料精良,制作講究,是無錫三大名產之一,咸甜適中,回味無窮。

3. 玉蘭餅:源于清道光十二年,采用糯米粉與開水混合揉制成餅胚,包裹豬油、豆沙或鮮肉等餡料,再在平鍋中煎烙至香脆可口。外皮香脆,內里軟糯,甜咸適中,口感豐富。


4. 梁溪脆鱔:起源于清同治年間,選用新鮮的鱔魚絲經過兩次油炸處理,呈現醬褐色,烏光發亮。口味甜中帶咸,松脆適口,即使存放幾天也不會變軟。


5. 三鮮餛飩:源自錫山市東亭鄉民間,以新鮮豬肉、開洋和榨菜為餡,搭配骨頭湯、豆腐干絲和蛋皮絲等佐料,皮薄餡多,湯汁鮮美。
6. 四色湯圓:選用上等的白元七成和白梗三成,加入水磨制成水粉,壓去水分后揉搓均勻,包裹各種餡料如鮮肉、豬油、芝麻和豆沙等。口感軟韌滑爽,餡味鮮潔。
7. 肉釀面筋:將無錫特制的油面筋填充肉餡,燒煮而成。這道菜是無錫民間風味特色菜肴,制作簡單,很多超市均有現成的油面筋出售。

8. 雞子大餅:將發酵的小面團裹上糖豬油,搟薄按洞后放入油鍋中煎炸,待一面金黃時,倒入雞蛋液,迅速翻轉使兩面都炸至金黃色。成品外酥里嫩、甜咸適中、肥而不膩。

9. 桂花芋艿:將芋頭煮至八成熟后撈出吹干,再用冷水沖洗,加入白糖和桂花繼續煮熟。色澤紅潤光亮,花香撲鼻,汁濃甘甜,口感糯滑,是秋季著名甜菜,也可作為甜品食用。

(責任編輯:佚名)